渝中打造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园 维护普惠性幼儿园良性运转
发布日期: 2021-06-09 14:51:57 来源: 重庆日报

近年来,重庆渝中区教育系统以党建为引领,用一系列立足实际、服务群众的有力举措,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渝中区教育系统秉持“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的宗旨,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打造全国一流基础教育强区”为目标,将“提高学前教育普惠率”纳入行动项目,坚持公益普惠基本方向,围绕强化统筹、优化配置、细化管理等细则,持续优化和完善广覆盖、保基本、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进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多方合力的工作格局。

目前,渝中区共有幼儿园88所,在园幼儿16137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2.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9.9%,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常年保持100%。在切实解决老百姓“入园难”“入园贵”烦心事的同时,更织就了一幅“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转变的美丽画卷。

优化布局结构

打造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园

时光回到两年前,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渝中区蒙正幼儿园建成,成为渝中区教委在化龙桥片区新建的第一所公办幼儿园。

新园筹备工作中,蒙正幼儿园在渝中区教委指导下,致力于挑选最环保、最健康、最优质的设施设备和活动材料,并充分发挥家园共育的优势,随机邀请入园信息登记的家长,汇聚集体之智慧,共同把好产品质量关。

今年3月1日,蒙正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迎来了第一批入园的孩子,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开启快乐的童年时光。

“由于历史原因,渝中区的公办园分布‘东多西少’。为解决优质公益普惠学位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我们大力实施‘普惠学位增量’行动,以优化园点布局、治理小区配套园为着力点,破解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渝中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肖方明介绍。

以优化园点布局为例。渝中区教育系统明确全区布局幼儿园校点105个,计661班,通过新建、回购、迁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在西部片区新增巴蜀天地幼儿园、渝中区巴蜀创意天地幼儿园、渝中区区级机关贰园等4所公办园,新增普惠民办园10所,充实普惠学位3100个,缓解了化龙桥、石油路等西部片区的优质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同时也反映出渝中区教育系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学前教育的决心和魄力。

在治理小区配套园问题上,渝中区教育系统根据“一事一议”“一园一案”,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严格执行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验收、交付使用“四同步”,治理小区配套18所幼儿园全部举办为公益普惠园,新增普惠学位4110个。

据统计,渝中区当前的普惠性学位达14520个,基本补齐了西部片区优质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公益普惠性学位不足等问题,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普惠学前教育的需求。

促进民办园转普惠

多途径扩大学前教育供给

“儿子在渝中区阳光春苗幼儿园就读以来,每学期的学费只需交600元。”阳光春苗幼儿园一名孩子的家长说。

阳光春苗幼儿园学费不高的背后,见证的是渝中区教委加大普惠性民办园扶持力度,引导其转为普惠性民办园的成效。孩子在该园就读的费用降低,但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和整体环境却不会打折扣。

“刚开始转为普惠性幼儿园时,我们有担心过投入经费、教师待遇等问题,怕会出现家长、教师都不满的情况,但事实证明是我们多虑了。”渝中区江山幼儿园相关负责人说。

事实上,渝中区教育系统本着“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多种形式办园促进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扶持体系,助推“普惠保基本、优质促发展”得以实现。

为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渝中区教育系统坚持公益普惠原则,围绕“民办园可接受、财政可承受”,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财政补助和资金使用监管制度,分两年将普惠性民办园生均投入标准从700元提高到3000元。

保证保育教育质量,也是渝中区发展普惠性民办园的核心要义。渝中区教育系统下好完善多元奖补体系、新增校方责任保险、新晋普惠园奖励、办园质量综合奖励、教玩具奖励等“关键棋”,促进普惠性民办园改善办园条件和提升办学品质。

随着渝中区教育系统不断健全普惠性民办园认定管理办法,促进政策持续创新,并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吸引了更多民办园转为普惠园。仅2020年,渝中区的普惠性民办园就增加了14所,增加了普惠学位3160个,努力做到服务于民、百姓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渝中区教育系统创新思路,在开展公办民营普惠性幼儿园建设过程中,加入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以园舍“零租金”的方式为公办民营普惠园提供场地。当前已有12所民办园转制为公办民营普惠园,推动学前教育更加公平、更加普惠。

完善保障机制

维护普惠性幼儿园良性运转

坚持普惠为主的学前教育发展方向,完善政策、投入、编制等保障是关键。

渝中区教育系统从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人员编制保障等方面寻求突破,实现普惠性幼儿园平稳运行,推动全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3年,渝中区政府常务会、区长办公会、政府专题会议等多次研究普惠性资源建设、小区配套园治理、集团化办园、队伍建设等涉及学前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先后出台《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渝中区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等文件,4次修订《渝中区普惠性幼儿园管理办法》,制定学前教育经费保障、考核督导等一揽子配套政策,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综合改革协调机制。

此外,渝中区教育系统健全经费投入长效机制,遵循“学前教育投入只增不减,生均投入只增不减”,公共投入有了大幅度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渝中区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分别以0.94亿元、1.02亿元、1.38亿元逐年递增,3年累计投入3.34亿元,占财政投入的6.57%。渝中区教育系统还加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投入,近3年公办园生均投入分别为14607.97元、15976.26元、19306.07元,生均投入持续增长。

为确保普惠园教师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渝中区教育系统2018年—2020年新增公办园编制66个,用于新建公办园引进、招聘教师和工作人员,落实缺编岗位补助每人每年6万元的标准,以政府购买服务、新增教师园龄补贴、教职工大病互助保障等方式,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将民办普惠园教师缴纳社保金额的80%纳入财政资金保障,推进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何霜 张骞月 李显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