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花溪区:抓好要素保障 优化工业格局
发布日期: 2022-05-06 08:30:52 来源: 贵阳网

乘春风而生,踏高歌而行。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之年,花溪区正迈着铿锵的步伐,坚持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积极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的机遇,全区上下凝心聚力,一以贯之、不断开拓,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奋力书写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综合实力再上台阶、乡村面貌和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高、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的“花溪答卷”。

抓好要素保障

优化工业格局

近日,记者在花溪区表面处理产业园项目建设工地看到,塔吊正吊装配式预制楼板、预制楼梯等构件,头戴安全帽的工人各司其职,加紧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该项目是“十四五”时期花溪区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之一,总投资10亿元,建筑面积26.2万平方米,项目以电子信息制造为主导,同时兼顾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发展的功能性需求。

该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是花溪区狠抓重大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一季度,花溪区新开工总投资为103.57亿元的“四化”项目67个。其中,新型工业化项目15个,新型城镇化项目26个,旅游产业化项目6个,农业现代化项目20个。预计到2025年,花溪区工业总产值将超过28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30%以上。

近年来,花溪区以“强工业”为主线,紧盯“强省会”目标任务,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按照“一工一贸”“一主一特”的产业布局,聚焦电子信息制造主导产业、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助推花溪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为保障园区内各项目的顺利运转,该区专门制定了《花溪区工业发展战略研究及燕楼园区产业规划》《花溪区产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两个子规划。各个园区项目建设齐头并进,紧紧围绕实现“工业大突破”,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生态特色食品、新型建材等产业,加快推进表面处理产业基地、达沃斯光电、贵州资源循环再利用静脉产业园、中电投二期等重点项目投产达产。

去年,花溪区还从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用地、为企服务等方面入手,注重补短板、勤输血、强服务,着力提高工业园区要素保障能力。在基础建设上,实施了园区交通、电力、供水、治污等建设项目;在资金筹集上,探索拓宽融资渠道,已先后帮助园区内的贵阳中电环保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取得银行融资6.67亿元;在企业服务上,充分发挥园区现场协调管理服务站作用,为园区企业提供招商、建设、手续办理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了“园区事、园区办”;在招商引资上,通过各类招商活动及展会等平台,围绕产业延链、补链、拓链开展精准招商,促进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形成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迅速成长、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

2021年,花溪区工业投资完成20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建成投用标准厂房28.9万平方米;新引进工业项目39个,到位资金18.2亿元。

“接下来,我们将牢牢把握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聚焦表面处理产业基地、达沃斯光电产业园等项目,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推进园区工业集约化、精细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推进园区项目建设,助推花溪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花溪区园区建设服务中心综合协调服务部副部长温佑杰说。

推进农村“五治”

写好民生答卷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自农村“五治”工作开展以来,花溪区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多措并举,坚持强化组织领导、示范引领、任务落实、资金支持和氛围营造,全方位推进农村“五治”工作落实落细,不断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

“两块砖,一个坑,蛆蝇孳生臭烘烘。曾经是我家使用旱厕的真实写照。现在,我们修了跟城里人一样的水冲式厕所,生活环境变好了。”家住高坡乡高坡村村民李有平对“治厕”前后的感受颇深。

今年以来,为切实了解群众诉求,精准治理农村问题,花溪区各乡(镇、村)组织党员干部通过走村入户、召开“坝坝会”等方式,积极引导群众做农村“五治”工作的践行者、倡导者和监督者,并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与建议后制定完善了农村“五治”的项目清单、资金清单、责任清单,进而挂图作战。

在“治厕”方面,建立了区、乡、村三级技术和监督服务体系,组织改厕技术人员、改厕工匠、改厕监督人员指导好、监管好农村改厕工作;建立农村户厕和公厕长效管护机制,保障农村厕所管好、护好、运行好。

在“治房”方面,聚焦建、管、用三个核心环节,创新运用大数据构建农房管理平台,实现农房审批、查处、确权、征收“一网通办”。目前,全区已启动50个村庄规划及6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启动7个盘活闲置农房试点村;摸排农村老旧房屋3947栋,已拆除164栋及5栋附属用房。

在“治水”方面,坚持饮水、生活污水、黑臭水体“三水同治”。目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已完成123个自然寨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的地形测绘和方案编制,黑臭水体方面正在编制治理方案,饮水安全方面已完成今年3个项目的可研报告批复,项目已进场开展放线工作。

在“治垃圾”方面,聚焦源头分类、分类投放、分类中转运输、分类处理“四个环节”,推动垃圾规范化、无害化处理,做到垃圾不出村,减量化70%,形成体系闭环;完善久安乡收集站、燕楼谷蒙村收集点建设。

在“治风”方面,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红白理事会的规范教化促进作用,持续开展整治滥办酒席推进移风易俗行动。在营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的城乡文明新风的同时,还探索建立了“红黑榜”积分机制,出台了“治风”工作考核办法,推动“治风”工作走深走实。

加快品牌培育

推进乡村振兴

3月11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草莓品牌大会暨首届中国草莓展会”上,唯一代表贵州草莓品牌参赛的花溪区草莓区域公用品牌“花小莓”荣获金奖,并获评“2022年度受市场欢迎草莓区域公用品牌20强”。

花溪草莓种植历史悠久。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存在种植不成规模、品质不稳定等问题。近年来,花溪区紧盯产业发展瓶颈发力,经多次考察调研,决定把草莓作为特色农业品牌进行打造,并制定、推出了草莓产业提升计划,从种植规模、标准、质量、品牌等方面打造“花小莓”。

“我们选定花溪城南公司作为龙头企业负责‘花小莓’系列的商标注册、品牌营销、系列衍生产品的生产销售,通过实行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质量、统一管理、统一形象,有效提高了花溪草莓的质量和产量。”花溪区农业农村局草莓产业专班负责人吴亨进说,截至目前,全区草莓种植面积已达3000余亩,年产草莓约4500吨,产值约2.5亿元,直接带动农户达150余户,常年解决就业1100余人,带动农户务工13万人次。

不仅如此,花溪区还借“花小莓”的东风,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茶叶、禽蛋等特色农产品,并积极与贵州大学、贵州省农科院等联手,就“花小莓”种苗品种选育、组培等方面深化战略合作,持续做好“赵司贡茶”“久安古茶”品牌维护,并积极对接地利物流园、大型商超等销售主体,推动大型超市和卖场设立花溪农特产品销售专区,大力推进花溪特色农产品出山。

下一步,花溪区将持续推进水果产业提升,开发果业多种功能,发展采摘体验式休闲观光果业的同时,稳步推进草莓脱毒苗繁育基地、草莓分拣中心及万亩香细菜基地、200亩花溪辣椒育苗移栽示范基地、500亩辣椒种质资源展示基地等建设项目。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花溪区将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三区”融合发展的新机遇,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面抓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深入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创新兴区、文旅活区“四大战略”,不断出新招、迈新步、开新局、出新绩。(记者詹燕)

标签: 贵阳花溪区 贵阳要素保障 工业格局 经济社会发展

新闻资讯
精彩推送